张明高

发布者:张曲遥发布时间:2020-03-24浏览次数:2743

一、个人基本情况

    男,汉族,193711月出生,中共党员,国际知名电波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二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科技委委员,工信部电子科技委委员,中国电子学会会士、理事,中国通信学会会士,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和山东大学等高校兼职教授,1981-1983英国卢塞福阿普尔顿研究所访问学者,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专业领域包括电波传播、无线通信和频谱管理。

 主持了我国对流层散射通信、卫星和航天飞船通信以及战场频谱管理等方面的十余项电波传输技术研究和工程项目。在我军对流层散射通信装备研发中,主持了地域广泛的通信链路设计、电波传播试验和通信性能试验,提出了兼容多种可能的传输机理的广义散射理论模型,改进了传输损耗理论计算方法,获得了对流层散射传输的普适性模式,其中的气候、气象和大气结构参数,首先依据我国十余条链路的试验数据进行订正,从而得到了中国地区适用型对流层散射传输模式;然后又依据全球对流层散射数据库分气候区进行订正,最终得到全球适用型对流层散射传输模式。此模式通过了国际电联(ITU)多次会议严格审议和各国主管部门检验,于1989年被国际电联命名为Zhang氏模式并用以替代了曾在国际上沿用二十多年的美国NBS同类模式,接着于1990年被确立为国际通用标准。此标准支持在全球各地有效地实施对流层散射链路与系统设计,保证按任何要求的传输可靠度实现任何要求的传输质量 ,因而有力推进了我国对流层散射通信装备和系统的建设以及这种技术向国外的输出。此项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并被评为全国电子行业十大科技成果之一。

 1990年代,张明高参与了我国航天飞船天地通信系统方案论证,并主持了其地-空链路传输的地海面与大气层效应研究,在海面多径干涉性衰落、大气衰减和电离层闪烁衰落等方面提出了三套预测模式,分别改进了三项国际标准,推进了我国卫星移动通信系统和航天飞船通信系统的论证和科学设计,纳入《航天空间环境手册》,获国防科技进步一等奖。

 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以后,张明高主持研制了我国第一部面向各类电子系统的特殊管控中心,参与并指导了863973项目中的电波环境保障技术研究,同时指导了有关高校的先进信息技术研究。

 张明高先后十次获国家和部委级科技进步奖,其中国家二等奖一次,部委一等奖三次,部委二等奖四次。并获青岛市科技功勋奖以及青岛市劳动模范荣誉称号。

二、研究方向

电波传播、无线通信和频谱管理

三、代表性论著、荣誉与获奖

 1.代表性论著

[1] 关于对流层散射信道分离多径系统的某些定量探讨,无线电通信技术,1973.

[2] 对流层散射传播(内部专著),电波传播研究所,1977.

[3] 中国适用型对流层散射传输损耗预测方法(英文),CCIR Document 5/2461977.

[4] 中国适用型对流层散射传输损耗预测方法,CCIR Report 238-3,1978.

[5] 视距微波衰落深度统计规律研究 文集,电波传播学术年会,1979.

[6] A study of statistical law of  Depth for line-of-sight microwave fading , IEE Conference Publication    1981.

[7] 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电波传播手册(英文),URSI发展中国家委员会,1987.

[8] An improved method for  Predicting the transmi- ssion loss due to tropo- scatter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Radio Propagation,1988.

[9] 全球适用型对流层散射传输损耗预测方法(英文),CCIR Document 5/116,1988.

[10] 对流层散射传输损耗预测方法的进一步比较(英文),CCIR Document 5/307,1989.

[11] 陆地移动业务场强预测 模式改进(英文),CCIR Document 5/306,1989.

[12] 全球适用型对流层散射传输损耗预测方法,CCIR Report 238-6,1990.

[13] 陆地移动业务场强预测模式检验和分析,电波科学学报,1990.

[14] 陆地移动业务场强预测,CCIR Report 567-4,1990.

[15] 对流层散射电路传输损耗617-1,CCIR Recommendation,1992.

[16] 海面反射衰落预测方法探讨(英文),电波科学学报,1993.

[17] 海面反射衰落预测方法改进,电波科学学报,1993.

[18] Methods used in China  For link calculations in Satellite communications,电波科学学报,1993.

[19] An investigation of iono- Spheric scintilation in China and its neighbou-ring area  电波科学学报,1993.

[20] LMSS中的多径衰落预测模式,电波科学学报,1994.

[21] 陆地移动业务和固定业务传播特性,中国标准出版社,1994.

[22] 非粗糙海面多径衰落研究,电波科学学报, 1995.

[23] 地空路径海面多径衰落实用化预测技术,电波科学学报,1995.

[24] 陆地移动业务场强预测,ITU-R Recommendation,529-2   1995.

[25] Analyses and improve-Ments of prediction models For shadowing attenuation In LMSS 2n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on Personal,Mobile and Spread Spectrum Communications,1996.

[26] LMSS遮蔽衰落模式分析,电波科学学报,1996.

[27] LMSS遮蔽衰落模式进一步分析与改进,电波科学学报,1996.

[28] 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卫星通信电波传播手册(英文),URSI发展中国家委员会,1996.

[29] VHF/UHF频段广播业务与移动和固定业务频率共用技术规定,中国标准出版社,1996.

[30] 陆地移动卫星通信系统设计中的多径衰落研究,电波科学学报,1997.

[31] 海面反射衰落深度预测方法改进(英文),ITU-R Document 3M/56,1997.

[32] 海面反射衰落,ITU-R Recommendation 680-2,1997.

[33] A modified simplified model For atmospheric gaseous attenuation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Radio Propagation,1997.

[34] 大气衰减简易预测方法改进(英文),ITU-R Document 3J/35,1997.

[35] 大气衰减简易预测方法,ITU-R Recommendation 676-3   ,1997.

[36] 雷达电波传播手册出版发行部,国防科工委军标出版发行部,1997.

[37] Recent progresses in radio  Propagation researches  In China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Radio Propagation,1997.

[38] 圆极化反射系数实用曲线,ITU-R Document 3M/34   1998.

[39] 电离层闪烁预测方法(英文),ITU-R Document 3M/33   1998.

[40] 海面反射衰落,ITU-R Recommendation 680-3 ,1999.

[41] 电离层闪烁,ITU-R Recommendation 531-5,1999.

[42] 宇航空间环境手册空间电波传播,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

[43] 676-5建议修改建议 (英文),ITU-R Document 3J/4    2003.

[44] 531-7建议修改建议 (英文),ITU-R Document 3L/3,2003.

[45] 对流层散射传播(专著),电子工业出版社,2004.

[46] 雨散射干扰预测方法 改进(英文),ITU-R Document 3M/95,2004.

[47] 对流层散射干扰评估(英文),ITU-R Document 3M/105,2005.

[48] 地面广播和移动业务特定路径预测方法(英文),ITU-R Document 3K/83,2005.

[49] 特定路径点对面传播预测方法(英文),ITU-R Document 3K/150,2006.

[50] 特定路径预测方法对照测量数据的比较(英文),ITU-R Document 3K/169,2006.

  2.荣誉与获奖

[1] 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电波传播手册,1989年,机电部科技进步奖,三等奖,第一.

[2] 对流层散射传输损耗统计预测方法,1991年,机电部科技进步奖,一等奖,第一.

[3] 对流层散射传输损耗统计预测方法,1992年,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第一.  

[4] 中国及邻近地区卫星通信电波传播研究,1994年,电子部科技进步奖,二等奖,第一.

[5] 陆地移动业务和固定业务传播特性,1996年,国家技术监督局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第一.

[6] 电波传播预测及应用,1996年,光华科技基金奖,一等奖,第一.  

[7] 雷达电波传播手册,2000年,国防科技进步奖,二等奖,第二.

[8] 三项ITU-R地空传播预测技术,2001年,国防科技进步奖,一等奖,第一.

[9] 电波传播预测及应用,2004年,青岛市科技功勋奖,一等奖,第一.

[10] 区域电波环境特性监测预报新技术,2012年,国防科技进步奖,一等奖,第四.  

[11] 对流层电波环境数字地图及传播预测技术,2014年,国防科技进步奖,二等奖,第五.  

 

 

 

 


Baidu
sogou